摘要
灵活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弹性至关重要
企业基础设施领导者越来越多地管理着复杂的环境,跨多个数据中心、公有云和边缘,需要实现平台抽象化,提供更高级别的弹性、增强安全性,以及采用资源部署模式,以最大化资源利用率,降低TCO,不仅适用于基础设施,还包括使用它的应用程序。超融合基础设施供应商正在积极改进其现有平台,以满足这些需求,通过提高产品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弹性功能。
考虑到上述趋势,基础设施专业人员应当寻找具有以下特点的HCI解决方案:
- 领先的快照和复制功能。这些功能对于创建运行中的工作负载的弹性副本至关重要。例如,不可变性特性可以在发生勒索病毒攻击时提供还原功能。许多灾难恢复、高可用性(HA)和安全功能依赖于HCI解决方案的底层快照和复制功能。
- 存储和计算资源的分离扩展。在集群中可以独立扩展计算和存储资源,使基础设施专业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添加资源,无论是计算为主的节点还是存储为主的节点。这意味着基础设施专业人员只需为集群购买所需的资源,而不必购买同时具备计算和存储资源的节点。此外,分离扩展还有助于解决需要许可所有可用CPU或CPU核心的企业软件的应用程序许可成本问题,因为它排除了专用于存储密集型节点的CPU。
- 全面的虚拟化网络功能(VNF,Virtual Network Functions)支持。实现技术,例如延伸集群 (Stretch Clustering)、云复制和高级安全性,需要具备强大的软件定义网络(SDN)堆栈,以及全面的VNF支持,以便网络可以跨云、数据中心和边缘环境。其中,网络地址转换(NAT)、服务质量(QoS)、负载均衡、路由和交换等元素是超融合SDN堆栈必须支持的要素。此外,VNF还能够支持与安全相关的功能,如微分隔(Micro-Segmentation)、数据包检查和网络加密,以支持数据和工作负载的零信任策略。
评估
本评估突出了领先者、强劲表现者、竞争者和挑战者。这是对市场头部供应商的评估,不代表整个供应商视图。
供应商产品
供应商概况
领先者(Leaders)
Nutanix
Nutanix正积极挑战超融合和云原生之间的界限。Nutanix以其简化基础设施复杂性的声誉而闻名,并将这一理念应用到混合云基础设施中。Nutanix拥有坚实的客户基础,公司的净推荐分数(NPS)超过90分。它在超融合基础设施(HCI)市场中以营收和客户数量来看占据第二大份额。Nutanix的愿景着重于构建用于业务应用的混合和多云平台,以促进云原生架构的应用。它拥有强大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但在硬件供应商和超大规模云服务商方面还有增长的空间。其价格策略简单、灵活且非常具竞争力。Nutanix将客户置于其创新战略的核心,利用其强大的社区联系来汲取新功能的路线图。该公司拥有一个引人注目且积极的特性路线图,侧重于数据服务、多云扩展和容器,但在过去交付路线图方面存在一些不稳定性。
Nutanix拥有卓越的现代GPU支持;其Flow虚拟网络提供出色的网络虚拟化功能支持;该平台具备容器工作流,包括OpenShift集成和自家的Nutanix Kubernetes引擎。Nutanix不仅支持其自有的AHV hypervisor,还支持VMware的ESXi hypervisor。此外,它还拥有强大的云复制和迁移功能。该平台在存储功能和运营方面获得了最高分。它具备高度的安全性,提供领先的加密选项,并获得了FIPS 140-2合规认证。参考客户对该平台感到满意,并表示通常希望最初就采用AHV,以获得管理和许可方面的便利。Nutanix非常适合寻求简单、可扩展的超融合平台,无论是在公有云内部还是外部,以支持云原生架构的客户。
VMware
VMware在强大的混合云功能方面保持领先地位。VMware重新构建了其vSAN 8产品,以改进性能、云功能和可扩展性。VMware是市场上最大的HCI供应商,其vSAN产品与VMware产品组合的其它部分之间有重要的集成。战略上,该公司已经与云服务商、系统集成商、基础设施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等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网络。尽管正在过渡到通用许可以为客户提供工作负载的可移植性,但它仍然提供多种定价模型,包括多种选择和层次,使大型企业能够优化其许可。作为最大的虚拟化软件供应商,它拥有一个庞大的用户社区,这些用户积极参与社交媒体,参加由VMware赞助的活动。VMware在路线图开发方面表现出色,有计划改进分散式HCI(dHCI, disaggregated HCI)、网络安全和数据服务。
VMware的vSAN平台与vSphere集成,提供强大的GPU和DPU方案。VMware的NSX网络支持领先的网络虚拟化功能,并可以卸载到DPU,进一步释放CPU资源。从安全性方面看,该平台同时保持了FIPS 140-2和140-3认证,并具有出色的身份管理能力。vSAN 8的创新使其在超大规模云集成、延伸集群、分散式HCI、云迁移/复制和脚本编写以及自动化方面表现出色。参考客户热衷于测试vSAN 8 ESA的极限;他们还表示对VMware的支持总体满意。VMware非常适合需要vSphere集成、跨云工作负载支持以及广泛合作伙伴生态系统的企业。
强劲表现者(Strong Performers)
Microsoft
Microsoft的目标是消除云和边缘之间的差异,但这一目标仅适用于Azure。Azure Stack HCI可以独立运行,尽管通常与现有的Azure部署连接在一起,以为分支机构、零售店和偏远地区提供边缘功能。从战略上看,Microsoft的愿景是通过在本地推动其云功能,并从Azure进行规模化管理,以模糊云和本地环境之间的界限。Microsoft已成功地与众多合作伙伴合作,包括系统集成商和基础设施供应商,来销售解决方案和相关的物理硬件。Microsoft密切关注企业客户的需求,将他们的请求添加到特性待办清单中,分享其产品路线图,并向公众提供发布候选版本。
Microsoft最强大的功能领域在操作方面,平台管理集成在Azure控制台、Windows Admin Center和Azure Arc中。多集群管理相对容易实现,支持通过API进行规模化自动化管理。Azure Stack HCI在云复制和迁移方面表现出色(如果云是Azure)。该产品经过优化,适用于小型边缘集群,可以部署没有高可用性(HA)的单节点集群或具有两节点HA的集群。然而,单个集群不支持超过16个节点,并且无法分别扩展存储和计算。在虚拟化和DPU支持方面明显较弱。参考客户喜欢能够在本地扩展Azure服务,但对于Azure中存在但在Azure Stack HCI中缺失的关键功能表示不满。Microsoft非常适合在Azure中进行大规模投资的企业,尤其是Azure Kubernetes Service和Azure Virtual Desktop。
HPE
HPE拥有坚实的HCI产品组合,但其缺乏混合云集成限制了该平台。HPE SimpliVity现在作为HPE GreenLake私有云业务版的HCI基础,焕发了新的活力。该产品为VMware环境提供联邦存储集群支持。与市场领先者相比,HPE在整体HCI市场份额较小,但与我们评估的下一层供应商相当。其产品战略平衡,但没有差异化,侧重于稳定的创新,并将客户过渡到其GreenLake消费模式。HPE利用客户反馈来推动产品功能,并维护了渠道销售和集成合作伙伴生态系统。HPE的特性路线图相对保守;但它在近期已经解决了对vSphere 8的支持、混合云集成和NVMe驱动支持,并计划在2025年之前进行持续的增强。
HPE的实施支持和客户成功能力出色,拥有大型的全球服务团队和一系列合作伙伴,以帮助全球客户。我们采访的所有参考客户都表示HPE是一家出色的合作伙伴,拥有卓越的支持和关系管理。HPE通过其名为“可信硅根技术”(Silicon Root of Trust)的硬件加密支持功能在某些方面具备差异化,该技术在其硬件中嵌入了系统指纹,用以防止rootkit恶意软件和系统层次的损害。其优势包括快照和复制、盘容错容忍性、大型集群支持,以及配置在可用性区域的全球规模集群管理的联邦集群支持。该平台缺乏与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集成,并将网络虚拟化和高级SmartNIC支持留给了VMware。HPE非常适合寻求可靠的、可扩展的VMware存储平台的企业,尤其是对于现有的HPE客户。
Sangfor
Sangfor在身份管理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其它方面提供了预期的功能。Sangfor Technologies的Sangfor HCI是Sangfor Cloud Platform的基础,提供存储、计算和网络虚拟化。该公司在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设有多个研发中心,不断增加研发预算,并聘请拥有高级学位的人员,以进一步推动创新。全球市场份额与HPE等供应商相似,尽管Sangfor的客户基本上位于中国。价格模型在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有所不同,但与各自市场保持一致。要实现全球增长的愿望需要专注于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以提升公司在亚太地区以外的地区的影响力。路线图项目包括网络、RDMA支持、存储设备支持、安全性等,但Sangfor未来的路线图要比其它供应商短得多。
Sangfor的功能广泛,对现代身份管理的支持和深度在差异化身份和访问管理支持、细粒度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以及账户审计功能方面表现出色。该平台还具有强大的脚本编写和自动化功能。相对于我们评估的其它供应商,各项功能大多处于同等水平。具体的弱点包括虚拟化支持、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集成、分散式扩展和自动化支持。参考客户发现Sangfor的支持有帮助,平台易于使用。Sangfor非常适合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客户。
Cisco
Cisco的HyperFlex平台继续表现出色,但已经被停用。Cisco的HyperFlex充分利用了2017年收购的Springpath的演进形式,并搭载了Cisco的UCS平台。我们估计Cisco在HCI市场中排名第三,尽管与领先者相比存在较大差距。Cisco受益于良好的合作伙伴和渠道关系,长期的客户关系以及一群专注于Cisco的用户社区。这一曾经具有创新性的平台目前没有明确的长期愿景和有限的长期路线图,似乎在云和云原生技术领域的快速迭代中失去了竞争优势。已知的路线图功能包括对AMD处理器的支持、vSphere 8以及用于虚拟机(VM)和容器的混合云增强功能。
在功能方面,HyperFlex在大多数评估中与其它产品相当,尽管在任何重要领域都没有脱颖而出。该平台存在一些弱点,主要集中在有限的超大规模云服务商集成上,这影响了其云复制能力和容器支持。Cisco一直是寻求集成Cisco网络功能的VMware平台的客户的不错选择。然而,需要指出的是,2023年9月,Cisco宣布将停用HyperFlex平台,并提供了一个计划好的迁移路径,使用公司的UCS服务器和Nutanix Cloud平台。
竞争者(Contenders)
IEIT Systems
IEIT Systems的dSAN和InCloud Rail构成了一个有潜力的HCI平台,但需要更多关注。IEIT Systems在中国以服务器硬件而闻名,基于其服务器和存储硬件开发了其HCI平台。尽管其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公司设想了一个关注硬件加速器更广泛使用、提升私有云功能以及改进零信任支持的HCI的创新未来。然而,IEIT Systems还需要加强其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并为其定价模型带来明确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在寻求在中国以外地区竞争时。目前,研发方面的投资展示了有趣的想法,但公司的路线图尚不详细。已知的路线图功能包括对AMD处理器的支持、vSphere 8、改进的SmartNIC/DPU卸载支持、加密增强以及用于虚拟机和容器的混合云增强功能。
IEIT Systems利用传统的x86和ARM虚拟化(在中国)。ARM虚拟化支持可以降低总体功耗,并使用ARM CPU更容易将工作负载移植到低成本的云实例中。它在存储服务(如SMB、NFS、S3和Swift API)、K8s CSI驱动程序和iSCSI卷导出等方面具有差异化的支持。此外,它还拥有良好的延伸集群支持和大型集群支持,以及SmartNIC/DPU支持。然而,一些不足之处包括缺乏认证的工作负载验证程序、单一虚拟化支持以及较低水平的身份管理功能(特别是缺少SAML和OIDC支持)。参考客户对可用性和平台功能表示满意,唯一的缺点涉及超过4,000个节点的集群。IEIT Systems非常适合位于亚太地区的组织,寻求一个拥有出色的存储服务和持续创新承诺的HCI平台。
IBM
IBM的裸金属容器HCI平台具有颠覆性的潜力,但受到了OCP耦合的限制。IBM的Storage Fusion HCI将存储密集型服务器与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OCP)、Storage Protect Plus和Storage Scale的部分组件相结合,创建了一个适用于企业的裸金属Kubernetes平台。在其后台,使用了Red Hat Virtualization和VMware的虚拟化技术来支持虚拟机工作负载。IBM的产品愿景是创建一个一站式容器环境,拥有简单的存储管理和强大的容器性能。然而,由于最低的6个节点的集群大小,该设备的入门价格相对较高,但IBM强调了与软件许可和硬件可靠性相关的总体拥有成本的优势。目前,Fusion平台尚未拥有明显的社区。未来的路线图项目包括区域复制(同城级同步已经广泛可用)、托管的控制平面以及附加的备份功能。
IBM的产品在HCI领域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方法,首先专注于裸金属容器。与以虚拟机为中心的HCI产品相比,它目前可能不太突出,但随着更多的硬件选择、更低成本的入门级产品、存储灵活性和非OpenShift集群功能的引入,它可能会引领市场的变革。IBM的全球支持意味着产品的交付和实施非常便捷。值得注意的是,默认情况下,Kubernetes处理工作负载的可移植性,而IBM通过创建具有本地缓存的跨平台通用存储命名空间来实现数据可移植性。需要注意的是,Fusion HCI无法扩展到20个节点以上,存储媒体选择有限,不支持存储或计算节点,且产品操作员的培训有限。IBM非常适合那些寻求拥有裸金属Kubernetes一站式设备的企业客户。
Scale Computing
Scale Computing在边缘扩展方面表现出色,但在规模化工作负载方面存在限制。Scale Computing的HyperCore专为分布式边缘环境设计,支持高可用性。该公司拥有一批忠实的客户群体,Net Promoter Score(NPS)得分一直保持在90分以上。Scale Computing的愿景强调了对HCI和虚拟化技术的简化管理和部署。尽管该公司声称通过客户联合开发计划拥有创新和验证未来路线图功能的过程,但它并未分享已发布的功能路线图。然而,总体而言,该公司的营销信息、价格灵活性和客户社区与我们评估的其它供应商相当。
Scale Computing以其小型集群/边缘部署灵活性以及Fleet Manager产品支持的大量节点数量脱颖而出。此外,Scale Computing集群中的节点无需完全相同,这意味着未来的部署不需要更换现有基础设施,即使在现代分散式HCI平台中,这也是一个不常见的功能。该产品不支持延伸集群,但它与Google合作提供基于云的复制和灾难恢复。此外,在高端GPU和处理器选项方面存在不足,也不支持SmartNIC/DPU。参考客户强调了HyperCore的简单性,使其易于在本地集群级别和使用Fleet Manager产品进行大规模管理和部署。Scale Computing非常适合计算需求适中的企业,希望简化操作,或者对于需要分布式管理能力的多个边缘位置的客户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Huawei
Huawei已经掌握了超融合集群上下扩展的能力,尽管提供了一款中等水平的HCI产品。Huawei的FusionCube HCI愿景是构建一种全新的HCI,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这一愿景与许多供应商类同,但Huawei的规模和与政府的联系提高了其在中国至少能够实现愿景的机会。Huawei在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很大,并已在其它地区取得了进展。但是,它必须改进其合作伙伴生态系统,特别是在目标地理区域。其社区战略基于由公司主导的论坛和知识库,但它没有一个自我维持的社区或者利用社区的计划。Huawei定义了创建路线图的过程,但公司的未来路线图上没有具体的功能。
Huawei以其商业许可证支持的非常大的集群,最多可达256个节点而自豪。总体而言,该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Huawei在其容器编排平台中未使用etcd。虽然OCI容器仍然可以运行,但围绕标准Kubernetes流程构建的操作可能存在问题。此外,尽管它报告支持的集群大小最多可达256个节点,但节点故障容忍性并不线性扩展,每个集群最多允许4个故障节点。它还不支持DPU/SmartNIC。尽管存在缺陷,客户对易用性、平台可靠性和支持感到满意。Huawei非常适合亚太地区的企业,需要大型集群支持,或者在Huawei Cloud上有投入。
SmartX
SmartX正在亚太地区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但随着其发展,必须填补功能上的不足。SmartX是一个相对新的HCI竞争对手,专注于金融服务和制造业,针对核心业务应用程序、虚拟桌面基础设施和分支办公场景。其愿景务实,侧重于帮助客户降低总拥有成本和提高易用性,但尚不够成熟和可衡量。创新战略包括对研发的承诺,但缺乏将这些投资转化为新功能的计划。SmartX的近期路线图包括文件存储服务、内存超额许可、多租户操作、虚拟专用云支持以及持续数据保护功能。该公司成功吸引了客户,提供了简单、有竞争力的定价模型,并获得了良好的客户满意度。
尽管该产品在许多领域并不突出,但在CPU支持的多样性方面表现出色,具有在Intel、AMD x86-64以及ARM上进行虚拟化的能力。该平台具有本地的KVM衍生的虚拟化程序,同时支持VMware和Citrix虚拟化程序。然而,在许多其它方面,该平台表现不佳。例如,它没有明确支持去重或压缩,缺乏云集成和复制,以及没有本地的加密功能。虽然该产品支持非常大的集群,但在管理大型集群大小时,性能问题可能会成为问题。我们采访的参考客户发现SmartX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并报告与被替代的供应商相比,在中国市场,SmartX提供了更好的支持。SmartX非常适合中国的金融服务公司,特别是那些希望降低现有VDI和核心应用基础设施环境的总拥有成本的公司。